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在线 >
热门搜索: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意蕴与人学解读”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25届年会召开

绵阳在线     发布时间:2023-08-02   
近日,由中国人学学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东北林业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意蕴与人学解读”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25届年会在黑龙江哈尔滨隆重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机构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丰子义就会议的主题和讨论的议题做出三点阐释。一是关于生态与文明的关系问题,文明起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一方面体现为人对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又体现为这种关系的“化人”;二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在生态上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因为后者遵循资本逻辑,而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人的逻辑,坚持人民至上,必然坚持生态文明;三是关于生态文明观变革的问题,我国生态文明观实现了从生产到生命再到生活的范式转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

与会者深入探讨人学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相比于受物的依赖关系支配的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本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是逻辑起点,坚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人民是力量源泉,注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人民是价值依归,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与会学者深刻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不同在于资本逻辑与人的逻辑的不同,资本的增殖逻辑反映了生态与文明的结构性对抗,人的发展逻辑实现了生态和文明的实践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基本特征,既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又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智慧,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必须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要求为目标导向,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理论智慧,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资本逻辑的制约为制度基础,以绿色发展理念为道路指引。

与会者深入讨论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的内在关系。生态文明发展本质上依靠人、为了人。一方面,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自然是人实现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人又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时刻对自然进行着对象化改造。因此,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对人的需要进行重新定位,限定不合理的拓展性需要,引导合理的拓展性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要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二要协调发展文明与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要协调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四要协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谐。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并坚信,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解同人与自身的和解,必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王玥 张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