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三台在线 >
热门搜索: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放生产力粮食堆满仓

绵阳在线     发布时间:2021-04-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一波又一波创业热潮,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推行,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举解决了温饱问题。1982年中共中央第一个“1号文件”,决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大集体的大锅饭,农民有了承包地,生产力得到解放,粮食堆满仓,农民笑开颜。

余志碧是永明镇团缘村村民,1982年她家分得了7亩承包地,再加上嫂嫂家的5亩地,总共种植10多亩土地。

永明镇团缘村村民余志碧说:“大集体的时候这个庄稼做得撇,粮食收得少,都吃不饱、都饿饭,从包产到户了过后,我们自家有土地了,都拼命的把自己土地做好。”

在包产到户的第二年,余志碧家就生产了一万五千多斤粮食,除了自家吃的外,一万二千多斤全部交给国家,在以后的10多年时间里,她家每年都要向国家售粮一万多斤。 1989年分别被省政府市政府评为售粮模范,被市委和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市县人大代表。

余志碧说:“我的党龄已经五十五年了,老党员了,我祝愿我们的党越来越昌盛,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兴旺,党越来越好。”

轰轰烈烈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自主权,当年参加过包产到户的村干部对这一历史事件仍历历在目。

北坝镇芙蓉村原支部书记冯先富说:“通过1982年土地包干到户后,一下子生产力得到解放,到处种满了粮食,粮食翻倍增长,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好了。”

北坝镇文峰村原党支部书记彭大体说:“包产到户头一年我就收了2000多斤谷子,第二年就收了接近3000斤谷子,那就吃都吃不完了,生活就大大改善了,到现在已经40年了,在这40年当中,从来就没有缺过吃。”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撂荒地也不断增多,这时又出现了新的经营主体。2017年,绵阳军屯农业在立新镇流转坡地、山地、撂荒地400多亩发展优质粮油,到目前流转土地扩大到近2000亩。同样在2005年,大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中新、塔山等地流转土地3000多亩,实行机械化种植、节约化经营,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等问题。

绵阳军屯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兵彰说:“我们在立新片区流转土地接近两千亩,我们主要做粮油,有党委政府的支持,有政策的支持,我们现目前军屯农业对做粮油,我们是越做越好。”

三台县大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开安说:“改革开放,农民全都出去打工去了,好多土地都荒废,我们就把它流转起来过后集中种植,老百姓也得到了实际收益,我们呐合作社也逐渐壮大。”

通过农业公司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全县涌现出来2000多家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家庭农场,连片种植蔬菜、水果、优质粮油10多万亩。

刘营镇苍青家庭农场负责人巫成宝说:“现在党的政策好了,给我们提高了更多的平台,让我们可以放心的去流转土地,展示我们的一技之长,种出我们的特色农业,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我们的贡献。”

北坝镇芙蓉村党支部书记蒋白春说:“我们村现在打工的人多了,种地的人少了,就把土地流转出去,种植蔬菜、羊肚菌等,现在流转了1000多亩出去。”

八洞镇天官堂村种粮大户张永明说:“种到100多亩,基本上都是种的粮油,每年还是可以,现在粮价又上涨了两毛,比原来又还好一点,只要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是要把地种下去。”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土地规模开始集中整合,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农村迎来一个有一个春天。(胡兴友)

火币网